起因:https://v2ex.com/t/951385#reply47
结论:
国内工人数量多外加劳动法执行不严格,造成企业用工成本低,从而让企业可以合理的进行大规模裁员,变相也有了 35 岁危机。
从社会资源的角度,企业招收的工人是使用社会资源培养的。国家花钱办学校,培养了众多大学生,这些大学生流向企业,为企业创造价值。
在企业效益不好,或者工人成本变高(性价比变低)的时候,按照劳动法的规定,企业是需要进行调岗或者培训的,培训的费用自然是需要企业来支付的,这就变相增加了工人的成本。而招收新员工的成本比对老员工进行培训的成本更低,因此企业通过变相裁员,可以把老员工调岗或培训的费用重新转嫁给社会,从而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。
在经济向好的时候,裁掉的员工可以快速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,国家所付出的社会资源没有那么多,是可以接受的。
在经济变差的时候,企业效益变差,大幅裁员,大量的工人被抛向了社会,需要付出更多的社会资源来对这些工人进行再培训教育,或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来消化这些工人,这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。
在未来人口数量变少之后,企业招新人的成本变高,当招新人的成本和对老员工进行再培训的成本相持平的时候,企业就会更倾向于对老员工进行再培训或者调岗。
按出生人口以及当年的毕业人数来看,人口上已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降低,目前国家大力发展制造业,基本上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,每年消化几百万应届生应该问题不大。所以抛开当前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不说,对于经济好转之后的就业情况,我是持乐观态度的。